61亿美元成交!绿军为何刚夺冠就卖球队?名记:为NBA扩军做准备
在 NBA 总决赛的余温尚未散尽之际,波士顿凯尔特人以 61 亿美元的天价易主,这场创北美体育史纪录的交易,正在掀开职业体育资本运作的新篇章。当私募巨头比尔・奇泽姆以 "死忠粉" 的姿态入主豪门,人们看到的不仅是一个商业帝国的崛起,更是 NBA 全球化进程中不可忽视的战略信号。
格罗斯贝克家族用 23 年时间将凯尔特人市值从 3.6 亿推升至 61 亿,16 倍的涨幅堪称体育投资教科书。但光鲜数据背后,是球队运营成本的疯狂攀升。下赛季 5 亿美元的薪资 + 奢侈税支出,已让这个传统豪门不堪重负。

尽管上赛季夺冠带来 1700 万美元利润,却仅为勇士队的 1/50。随着塔图姆、布朗等核心球员的亿元合同陆续生效,2025-26 赛季预计亏损将突破 2 亿美元。90 岁的大股东欧文・格罗斯贝克对持续输血的抗拒,最终促成了这场 "巅峰期抛售"。
这次交易不仅刷新了北美体育纪录,更将 NBA 球队估值推升至新维度。61 亿美元的成交价,较两年前太阳队 40 亿的纪录高出 52%,仅次于勇士、尼克斯和湖人,印证了职业体育资产的稀缺性溢价。

作为 Symphony Technology Group 联合创始人,奇泽姆的收购行为充满戏剧性。这位身家 75 亿的私募大亨,将 80% 资产押注在童年主队上,用行动诠释了 "情怀与资本的共舞"。
不同于传统投资人,奇泽姆展现出强烈的本地化倾向:在波士顿购置房产以便观看每场主场比赛,保留原管理层至 2028 年,甚至邀请格罗斯贝克留任 CEO。这种 "去资本烙印" 的操作,旨在消除球迷对 "华尔街式管理" 的疑虑。
关键词2但作为私募出身的经营者,奇泽姆的商业基因仍在发酵。交易协议中 "2028 年溢价回购" 条款,暗示着对未来估值的乐观预期。这种短期运营权与长期资本收益的分离设计,为球队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。
凯尔特人易主的深层逻辑,与 NBA 全球扩张战略紧密交织。ESPN 资深记者 Tim Bontemps 直言:"这是扩军前必须完成的准备工作。" 随着拉斯维加斯和西雅图筹备新球队,联盟版图即将迎来 20 年来首次扩容。
奇泽姆团队的入主,为扩军提供了关键的资本样本。61 亿美元的成交价,不仅验证了职业球队的投资价值,更为新特许经营权定价提供了参照系。据内部人士透露,单支扩军球队的加盟费可能突破 25 亿美元,这将为联盟带来超过 50 亿的新增收入。
这种战略布局已初见端倪:凯尔特人保留 TD 花园 12 年租约,为新场馆建设预留空间;西部球队东迁的传闻,暗示着联盟对区域平衡的重新考量。正如 Evan Sidery 所言:"这次交易标志着 NBA 进入新纪元,资本运作与竞技发展将进入更深层次的融合。"
当奇泽姆在新闻发布会上展示童年与伯德的合影时,人们看到的不仅是个人梦想的实现,更是职业体育资本化的生动注脚。61 亿美元的天价,既是凯尔特人黄金时代的句号,也是 NBA 全球化征程的逗号。在资本与情怀的碰撞中,职业体育的未来正悄然书写。